11月3日,德國制藥和農用化學品巨頭拜耳公司發布公告稱,今年第三季度虧損2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14億元)。在渡過因季節性因素而帶來重重挑戰的第三季度之后,拜耳已經確認了其2020年全年目標。
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WernerBaumann)表示,盡管本季度表現疲軟,而且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但我們采取了嚴格的成本管理并加速實施了結構措施,所以在本年前九個月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的銷售額以及每股核心收益和去年同期持平。因此,我們可以確認經匯率調整后的2020年集團展望。
首席財務官WolfgangNickl總結了公司的業務表現:“在這一季度,我們的農業業務充滿挑戰,處方藥業務正在恢復,健康消費品業務增長強勁。”疫情期間的員工安全仍然是拜耳的重中之重。拜耳已采取多種防護措施,確保能夠繼續為患者、種植者和消費者提供可靠的產品供應,尤其是救命藥物。
“疫情的影響給我們的作物科學事業部帶來了更大壓力。我們還面臨匯率的不利影響,例如巴西雷亞爾的大幅貶值,這嚴重拖累了我們在全球第二大農業市場的業務,”Nickl表示。考慮到農業業務的困境,拜耳已于9月30日宣布計入該事業部的非現金減值支出。
收購AskBio增強遠期增長前景
拜耳上周宣布收購AsklepiosBioPharmaceuticals,這標志著拜耳邁出了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的一步。AskBio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研究、開發和生產不同治療領域的基因療法。保曼稱:“此次收購大大增強了我們在細胞和基因療法領域的地位。相比幾乎其他任何公司,拜耳都占據更佳有利的位置,可以利用醫療和農業領域生物變革的長期創新潛能,并因此可以為解決人類面臨的一些最緊迫的問題做出重要貢獻:我們如何在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世界中養活到2050年將達到的100億的人口?如何確保不斷增加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求索這些問題的答案,這就是我們富有吸引力的遠期增長前景的基礎。”
拜耳集團在第三季度的銷售額下降5.1%(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降至85.06億歐元。拜耳集團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21.4%,降至17.95億歐元。其中包括2.05億歐元的不利匯率影響。在計入作物科學事業部無形資產總計92.51億歐元的非現金減值支出(包括商譽)后,息稅前利潤為負93.99億歐元(2019年第三季度:正12.08億歐元)。
息稅前利潤包括101.81億歐元(2019年第三季度:1300萬歐元)的凈特殊費用,與上述減值支出以及與草甘膦訴訟中未來潛在的農達(Roundup™)訴訟準備金有關。其他特殊費用來自正在開展的重組計劃和處方藥事業部的訴訟。凈收入為負27.44億歐元(2019年第三季度:正10.36億歐元)。持續經營業務的每股核心收益在第三季度下降了30.2%,降至0.81歐元,但在前九個月為5.07歐元,同比持平。
自由現金流在第三季度下降2.1%,降至12.37億歐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凈金融債務為282.68億歐元,較2020年6月底減少了21.5%,主要歸功于剝離動物保健業務部門的收益。
作物科學事業部受高產品退貨量影響
農業業務(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下降11.6%(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為30.28億歐元。北美地區業務大幅下滑,亞太地區銷售額實現增長。玉米種子與性狀業務的全球銷售額下跌39.9%(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由于今年玉米播種面積低于預期而導致產品退貨量升高以及許可收入下降,導致北美地區大幅減少。除草劑業務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的強勁表現下降12.7%(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北美地區的業務情況主要表現為下滑,由于今年上半年的極端天氣條件,該地區去年的銷售額已轉移至第三季度。
大豆種子與性狀業務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增長0.2%),拉丁美洲地區的銷售額增長抵消了北美地區銷售額的下滑。殺菌劑業務的銷售額增長了12.0%(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所有地區均實現增長。拜耳在拉丁美洲地區實現增長主要得益于巴西市場轉向FoxXpro™產品。
作物科學事業部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降至負0.34億歐元(2019年第三季度:正5億歐元)。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北美地區銷售額的下滑,主要歸因于產品退貨相關走勢。此外,匯率變動產生了1.23億歐元的不利影響。
今年10月,美國市場收到一條令人鼓舞的訊息,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宣布,使用VaporGrip™技術的麥草畏類除草劑XtendiMax™的新增五年登記期,該產品是眾多美國種植者所使用的重要雜草防治工具。該訊息結束了美國法院在6月做出禁止使用麥草畏判決后的不確定性。
除草劑訴訟成本上調
此外,拜耳把處理旗下草甘膦除草劑“農達”(Roundup)相關未來訴訟的成本預期從12.5億美元上調至20億美元。
據了解,由于孟山都生產的草甘膦除草劑“農達”被指有致癌風險,截至2020年6月底,拜耳在美國卷入約12.5萬起與此相關的索賠案件。
拜耳2018年6月宣布完成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的收購,收購交易金額約630億美元。2019年,拜耳在美國有關草甘膦除草劑致癌的民事訴訟中接連敗訴。
在涉及草甘膦類農達產品的訴訟中,約8.85萬個索賠由已完全執行的主和解協議(MSA)、待執行的MSA或原則性協議所覆蓋。截至6月底,拜耳報告稱約有12.5萬個當前和未來潛在的索賠。考慮到有關資格和參與情況的不確定性,在和解流程完成之前,不會最終確定此數字。公司繼續與原告律師一同制定一項聯合提案,以解決未來潛在的農達索賠,并真誠地致力于解決法院提出的問題,與各方達成共識。雖然已取得進展,但將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此流程。拜耳在第三季度增加了一項撥款,以支付修訂后訴訟計劃的成本增長,協商過程中,各方已充分獲悉新計劃所涉成本將達到約20億美元,較12.5億美元的原成本大幅增長。正式協議完成后,公司將提出動議以進行初步批準。
處方藥事業部收益增長
處方藥業務(處方藥事業部)銷售額下降1.8%(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42.29億歐元。在中國,新招標政策的實施對拜唐蘋®和拜復樂®的價格產生了影響,但拜唐蘋®銷量的強勁增長以及其他產品銷售額收益抵消了部分所受影響。自上季度末,COVID-19造成的全球影響已明顯出現復蘇跡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還在持續,特別是在眼科及女性健康領域。
口服抗凝藥物拜瑞妥®的銷售額增長13.8%(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主要得益于其在中國、德國及俄羅斯市場的銷量提升。眼科藥物艾力雅®的銷售額增長2.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艾力雅®預充式注射器的推出和中國市場強勁的需求驅動了這一增長。盡管相比上一季度銷售額略有回升,但歐洲市場增長仍然被COVID-19負面因素抑制。心臟病二級預防藥物阿司匹靈®腸溶片的銷售額增長20.8%(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主要得益于中國市場需求量驟增。癌癥治療藥物拜萬戈®的銷售收益持續大幅增加(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增長17.5%),尤其是美國市場。銷售額的提升還得益于該產品的口服給藥方式,使得疫情期間在醫療機構外的治療也能持續進行。相比之下,事業部癌癥治療藥物多吉美®和多菲戈®的銷售額大幅降低(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分別降低14.1%和14.8%),尤其是美國市場。由于受到與COVID-19相關的限制,多菲戈®銷售額降低。
處方藥業務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0.9%,達到15.15億歐元。盡管COVID-19總體負面影響導致銷售額下滑,且4800萬歐元的匯率不利影響也進一步降低了利潤,但得益于嚴格的成本控制,處方藥事業部仍然實現利潤和利潤率的增長。
健康消費品業務增幅領跑全行業
自我保健產品(健康消費品)的銷售額增長6.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至12.05億歐元,使得事業部增幅遠超行業增長水平。在經歷第一季度極為強勁的增長和隨后第二季度如預期的貿易庫存降低之后,本季度所有地區的增長勢頭仍在繼續,尤其受到營養品類增長的驅動。得益于公眾為應對COVID-19疫情而不斷提高的保健和預防意識,以及新產品的推出,營養品類銷售額增長達21.4%(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消化道健康品類也實現了極為強勁的增長,銷售額增長14.2%(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與之相對的是,過敏與感冒品類降幅尤為明顯(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下降6.8%)。
健康消費品事業部不計特別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12.3%,至3.01億歐元,主要得益于銷售額大幅增長以及2018年底啟動的提升效率項目的積極影響。匯率造成的3000萬歐元的不利影響和減少了2019年剝離業務的貢獻則抵消了利潤。
2020財年展望
拜耳已確認經匯率調整后的2020全年集團展望。經匯率調整后,拜耳預計銷售額增長至430億至440億歐元之間,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亦實現增長至約28%。這相當于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約為121億歐元(經匯率調整)。每股核心收益預計將增長到6.70至6.90歐元之間(經匯率調整)。然而,由于對增長預測進行了修正,拜耳目前預計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后,作物科學事業部銷售額增長1%(之前為2%),健康消費品事業部銷售額增長5%(之前為4%)。拜耳預計,全年銷售額和利潤將承受來自不利匯率影響的更大壓力。